碩班的畢業論文,想想應該是沒那麼難寫,
但實際執行起來倒是挺有壓力的;
加上youtube轉facebook很方便,
導致我偶爾還在那murmur,網誌卻很久沒更新XD
我聽過幾位老師的看法,覺得科學家或所謂知識份子,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前人所探索過的足跡,到了一定的時代背景,勢必會有所突破,
這些當代科技的重大發展並非偶然,是有其必然性的,
差別只是由"誰"留名青史而已。
所以文明是無止境的,在這浩瀚的space中,
還有無數未知的dimension和rule等著渺小的藍星人去發現,ㄎㄎㄎ。
這些年下來的體會,學習不該侷限於知識,更重要的是態度和方法。
我總是要身處逆境才拿出自制力,所以會走得跌跌撞撞。
我還缺少與眾不同的勇氣。
科幻故事劇情中常出現的現象,
民主政治到了一個程度,政府組織對突如其來的威脅是無能的,
即便握有充足的資源,仍被完善而冗長的法規和程序拖垮,
應變的效率和彈性不如民間團體,且往往會被有心人士(所謂政客)操控利用。
我想我也有這麼一點傾向,容易被利用。
因為同理心旺盛,別人的所作所為做我大多能理解,但不代表我認同。
是有點誤打誤撞,我走到今天這步,
目前感覺就這樣下去,也不知道好不好。
以往大學修課接觸比較多PHY層相關,
而實驗室的方向是偏重在MAC層的,
在MAC層來說wired或wireless某些技術是相通的;
所以那時公司mentor回答我,
研究領域是網路、不用care有線無線。
老闆對我們的要求算不上輕鬆,但也沒有真逼得很緊很緊。
雖然當初不是我自己選的,
但我對老闆是相當敬佩,也滿有認同感。
老闆早年大學也是113EE畢業,
當完兵再考碩班,那時只有電子所,園區也還沒出現,
同儕效應+父親push下畢業前考了高考,進電信局。
老闆的專長是DSP,進去之後開始做交換機,
後來決定留職停薪留下妻女隻身出國念博班,自訂要3年半回國,
不幸的是原先屬意的教授,已經從電機調到資工,
念了半年覺得所學無用,遂回台在職攻讀112電機所博士,兩年半畢業。
老闆在業界時的目標是做出低成本高可靠度的網通設備,
可是後來發現台灣的產業定位和風俗民情,
不可能做到像訂spec.這麼高的層級,
所以40歲前離開了電信局投入教職至今。
基本上老闆是務實派的,
對學生的期許是工程師而非學者,
接很多計畫,做有商業價值的研究。
當年修排隊理論的觀察,
老闆的物理直覺和數學推導能力都超強,
所以現在我常常想到自己某些瓶頸沒有真的弄清楚,
一討論就被老闆問倒。
記得剛開始學長就有建議,
看完每篇paper要把想到的問題點記錄下來,
統整到一份檔案裡,對找題目很有幫助。
但我是半個新手,除了針對magazine或journal本身的主要內容和ref.外,
常常又另外查縮寫的定義或某技術的應用,
過程中點來點去連來連去就看了一堆雜七雜八的。
老闆也很重視我們討論的能力,
我覺得跟學長們討論大多會有所收穫,
但是我往往沒有把那短暫的感覺,彙整成有系統的概念。
如果改變這麼容易,
我,就不是我了;
但如果這樣就放棄改變,
我,永遠只是當下的我。
- Feb 18 Fri 2011 01:28
論文進度常在我心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