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yohowo (大雪紛飛) 站內: yohowo
標題: 半年的留學感想,請笑納--投稿電工42系刊
時間: 2006/03/05 Sun 14:20:35
投稿電工42系刊
很多東西只是板上文章整理
我的想法還一直在變。。
有不客觀之處請多多指教
-------------------
僅僅半年的留美感想,請笑納。
電工94級 李逸群
[這只是個半年的美國經驗談!]
鄉愁啊鄉愁!懷念台灣的夜市,懷念交大的二餐,二餐真的很好吃,論質論量論
價錢都狂贏美國一堆餐廳,大家要珍惜啊!言歸正傳,好久不見了各位。說實在,我
才來半年,對美國能了解多少?只感覺這個世界真是還有好多東西可以見識可以學習
的啊。出國前跟大家一樣,在台灣道聽塗說了很多美國是怎樣怎樣的一個地方,到了
這裡才發現事情不見得盡如傳聞,還有更多是必須親身體驗的。也許真的得多待個幾
年,才真有資格跟大家分享所謂的「美國經驗」。先為在這裡自己為是的賣弄留個餘地,
請笑納,還望不吝賜教。
[立志讀名校?]
交大是名校,我們既然唸過名校了,似乎以後就只能挑名校唸了。很多想出國的
學弟妹一定會好奇我的背景,到底要有什麼樣的成績才申請到所謂的「名校」?出國
唸書大學成績要很好嗎?呵呵,那我想我的例子應該可以給大家不少信心。傳聞中我
就是個成績不怎麼樣的學生,推甄系統組剛好差一名沒有備取上,排名約系上一半;
大三大四忙著編四十年系刊、微電子營跟準備留學考試,所以沒有專題成果;考試成
績大概也只能算中等,托福的成績剛剛好過門檻(253),GRE考到第二次總分也沒超過
一千三。這樣的帳面成績怎麼看都不突出,竟然還癡心妄想出國唸名校?結果申請了
十二所倒還錄取四間,最後在賓州大學與康乃爾大學之間選擇了康乃爾的電機所碩士
班。怎麼樣,對出國產生信心了嗎?我可以,相信大部分的電工人也可以。
不過我也不是沒有優勢的,我的課外活動很豐富,而剛好這兩間學校的工程學位
都希望學生在本科領域之外,也有企業運作方面的知識,鼓勵學生修商學院的課並計
入畢業學分,是以訓練業界人才而非學術研究為導向的學位,對課外活動或領導力[1]
的重視相對比較高,所以我才有機會錄取。另一個優勢是後來才知道的,那就是「交
大電工」這個招牌。台灣有名有歷史的電機電子系就那幾個,而美國學校收各國國際
學生有一定的配額,於是哪裡畢業據說就很有差別了[2]。講的白話一點,我似乎要感
謝我的強者同學們大都留在國內,所以沒有人跟我搶名額呢!其實申請這種事情真是
蠻運氣的,你永遠不知道今年學校的標準會著重在哪裡,常常會發生被排名前面的學
校率取,卻被後面的學校拒絕這類事情。如果你像我一樣沒有亮眼的成績,就多申請
一些,多找出自己的優勢來選學校,機會是一定有的[3]。
[美國大學生的態度:積極與自我表現]
大家一定很想知道美國的學生到底有沒有比較強?強多少?我想「實力」這兩個
字要比較太含糊太具爭議性,就從態度說起好了。台灣的電機教育資源雖然並不輸給
美國,但是美國的教育制度對學生的影響,確實是值得台灣借鏡的。在我的觀察裡,
這裡的就業環境競爭很激烈,名校的光環不若台灣顯著,一切實力至上,學歷只是參
考,想找工作往往要一關一關的面試,被各種技術性問題所考驗。業界在找人很重視
在求學過程中是不是有實務經驗。所以許多大學生都有暑假實習,或甚至花大三的一
學期加一個暑假的時間到企業上班(稱之為co-op),學校也鼓勵這樣的經驗,會主動跟
企業合作幫助學生找實習機會(我竟是少數沒有工作經驗的研究生!)。由於實習名額
有限所以競爭激烈,他們在大一大二就必須努力了解就業市場,而且從準備履歷表與
面試的過程中,變的積極有野心,努力學習表現自己,從刁鑽的面試過程中確定自己
的方向。這樣的現實壓力從大二正式開始,走在校園常常可以看到很多大學生西裝筆
挺,就知道今天又有公司要來學校面試了。身處這樣的風氣之下,加上美國人愛表現
的性格,平常就要對所學嚴陣以待,讀完四年大學真的是很大的磨練。
這一點台灣相對起來就太安逸了,總想著我們是名校出身,畢業不愁沒工作,頂
多就是用功唸書,等著推甄上研究所;台灣的大學教育也容許「大學混三年,大四在
用功考上研究所就好了」的態度,所以相對在積極與野心的程度上不若美國大學生。
而自我表達與溝通的能力更是各憑天份,反正我們是工程師嘛,何必那麼在意嘴上功
夫呢?所以我有建議系上可以改進這點,憑著交大在產界的優勢,幫助與鼓勵學生爭
取實習的機會,同時可以算學分。當然現在台灣的企業實習多屬於打雜的性質,確實
有點浪費時間,但這就仰賴學校跟業界的合作,訂定實習的內容,讓學生早一點藉由
接觸社會而變的積極而且懂得表現自我與人際溝通。
此外,我們常常聽說美國高中生的數學很差,大一個數理程度不能跟我們比。直
到接觸這裡的大學生之後,才發現是天大的誤解。要申請像康乃爾這類大學的工學院,
高中就必須把相當於台灣的大一個物理跟微積分念完,考過Advanced placement(AP)
才行。別懷疑,畢竟美國人多學校多,挑出少數的人在高中唸完大一程度的基礎課程
並不誇張。我看過他們高中考AP用的物理課本正是交大用的(作者Raymond A. Serway)
或是台大用的(作者David Halliday),絕對不像我們被灌輸的印像中,說美國高中生四
則運算還要用計算機來的那樣笨。總體說來,這裡的入學有相當的難度,入學門檻就
已經比台灣的聯考要難,而要生存下來不只是要會唸書,更要能在爭取實習機會中表
現自己,無怪乎康乃爾有著全美大學最高的自殺率,但又不得不承認這樣的競爭下才
會有著更整齊的平均水準,而不是像台灣的教育下強的強,混的大四再拼起來就好。
[大型資本主義經濟體支持下的學術界]
康乃爾大學在工程與應用科學領域是長春藤盟校(Ivy League)的第一把交椅,到了
這裡,給我最大的感想就是經費跟企業贊助很多。美國是一個有著很多大型企業的國
家,可以撐起各方面的產業,也容許對高風險高失敗率的產業做比較長遠的投資,對
學校的贊助更是不手軟。比方說今年一月,微軟的比爾•蓋茲就捐了兩千五百萬美金
給康乃爾。這樣的大手筆在亞洲國家是很少見的,大多的亞洲名校都仰賴政府。而這
裡隨處可見校友捐款的紀念牌,掛在教室門口,吊在系館柱子,甚至連圍牆都不放過。
康乃爾的工學院有許多大學生與研究生自組的研究競賽團隊,像是自走機器人、
蛇行機器人等機器人團隊,以及無人潛水艇、遙控飛機、賽車等交通工具團隊,甚至
明年還要從NASA發射康乃爾研發的人造衛星。美國每年有很多這類的科技競賽在進
行,像我們在潛水艇比賽就屢獲佳績,而人造衛星計畫也是NASA跟國防部支持的競
賽。這些都是學生自治的團體,系上的老師只是去評斷他們能不能夠拿到學分。如此
給學生自由發揮、勇於作夢,能夠完成一些奇奇怪怪想法與創意的教育環境,最需要
的就是企業贊助經費。美國的大企業可以負擔起大手筆的贊助,而且不見得要求直接
的回報(上次聽到一個數字,真覺得這裡的學生贊助真好拉。這還是給學生團隊,而不
是跟教授作研究合作,可想見跟教授的研究合作又更大手筆了)這樣的教育資源才有辦
法訓練出勇敢去創新突破的人才,因為學生是最不受現實所困的,給學生足夠的資源
與自主發揮的空間,才能刺激創意,我想這也是為什麼美國無論是產業或是學術總是
能走在前端的原因。
相比之下,台灣學生的聰明才智與努力雖然不下於美國學生,但是教育資源相對
較低,容許學生發揮的空間有限;整個產業也比較現實,企業界必須馬上賺錢才能生
存,所以不管是企業的合作或是政府的計畫,都必須要做明天看的到能賺錢的東西,
而不敢賭賭看失敗率高卻更具突破性的方向,也沒有多餘的資源讓學生自主發展,使
得學生只好拼命做著相同的東西,跟隨先進國家的足跡,賺著人家分給你賺的錢,成
為追隨者而鮮居領導地位。也許等台灣產業坐大了終究會有像美國這樣的環境,但是
現階段,如果各位學弟妹有機會,不妨出國來體驗一下人家的大規模經濟。
[出國唸書真的比較好嗎?想在美國有工作經驗嗎?]
話說回來,出國唸書真的有比較好嗎?如果你的目標是要出國念博士,往學術殿
堂攀高,那系上許多教授的經驗,比我的更有說服力。但如果你跟我一樣對學術沒有
那麼執著,心中所有的是想來美國看看,體驗一下異國文化,不過系上老師卻說交大
的碩士教育絕對不輸國外一流名校,再加上高學費而擔心投資報酬率,那你該不該出
國唸書?施主,這個問題要問你自己啊!這裡拿電機碩士學位的時間從一年到兩年都
有,一年半是最常見的,不用寫論文的碩士通常會用課程實驗來操你,訓練你業界需
要的能力技術,所以不見得需要擔心寫不寫論文的實力差距,畢竟業界人才跟研究人
才的市場是有區隔的。但是這一年半之間,你要先適應制度、進入美國的思考模式、
弄清楚美國的產業環境、可利用的資源與管道要重新蒐集建立,還有語言不通的陣痛
期,加上對課程的選擇也比較沒那麼有彈性(在交大電子學的是電機領域裡的一部分,
一般電機系的課程會比較廣,但相對專門的課就不見得像電工系開那麼多,視不同學
校而定),這些時間花下來,你在專業上的學習確實不被預期如你直升電子所的同學那
樣,既沒有課程銜接的問題,大四下就可進入實驗室受訓練,在拿到碩士之前就跟台
灣的業界緊密結合,一畢業就可以直接銜接產業。
但是換個角度思考出國唸書這檔子事,可以開拓視野,到處旅行(美國內陸機票很
便宜,飛歐洲也很便宜,只要你知道怎麼買便宜機票。我來這裡半年多去了多倫多、
波士頓、加州、兩次紐約,春假要去溫哥華,旅行是很棒的體驗),享受恍然大悟的感
覺,觀察「原來這世界上還有人這樣做這樣想!」,感受到許多東西是聽說了好多年,
卻比不上的親身體驗來的真實。這些不見得是現實面的考量,也很難從帳面上來量化
它的價值,至於要怎麼定位,端看你自己的個性而定。
要講現實面,那就是有機會在美國工作吧。台灣的碩士就不能在美國工作嗎?實
力上當然不會不行,技術上就很罕見了。因為你對這裡的產業環境不熟悉,語言是一
個問題,外國人的身分又是一個問題,還有誰知道你台灣的學位是怎麼來的?甚至誰
知道台灣的教育是怎樣的程度?你要人家怎麼定位你?所以要是想在美國工作,花個
一年時間加上壹百五十萬台幣拿個美國的碩士學位,是最直接的一條路[4]。而美國電
機碩士畢業生第一年的平均薪水現金至少是台灣的三到四倍[5],只要夠努力撐得住,
學費兩三年就賺回來了。至於為什麼我覺得在美國的工作經驗有價值?之前說過了,
美國有著世界最多的大型企業,這類企業型態正是台灣轉型的方向,這樣的環境對一
個畢業生而言,在年輕的時候能有更加全面的訓練與學習;也由於美國是個大型經濟
體,產業分布的領域廣,能夠發展的方向多,跨領域的結合機會也相對多;更由於資
本雄厚,勇於投資失敗率高的前瞻技術,也才可能有突破性的發展,居領導地位。台
灣欠缺的不是能力或努力,而是眼界、是制度,有機會到先進國家如美國體驗不同的
學習,看看進步的制度,再回到台灣,我相信會有不一樣的競爭力。
聽完我這一番話,你覺得出國唸書,值得嗎?
如果決定了,就不要回頭。[6]
[1]這裡常常聽到他們講領導力(leadership),不論是申請學校或是找工作。我個人的解
讀應該是指團隊合作能力,不只是有能力領導別人,也要能服從領導。課外活動能力
在美國比台灣被看重,國內研究所推甄有些老師擺明了就只看成績跟專題,造成變相
鼓勵學生把書唸好就好,不要玩太多活動,也間接的減少了學生對公共事務的熱情與
服務精神。順道一提,在美國找工作很重視你的團隊能力與溝通技巧,所以履歷表一
定要列的出課外活動經歷。
[2]據說,只是據說,我申請的那一年是一個台大電機畢業的教授選台灣學生的,他對
電工系評價蠻高的,迎新的時候也有跟我聊他認識系上的幾個教授。所以出身確實有
影響,身為電工系的你我確實有優勢。
[3]會這樣說其實是很詭異的。我申請的學校只有兩間要附上名次,其它只看GPA(美
國的四分制成績算法)。而近年來交大、台大、清大的電機相關系所相對的分數都給的
很甜,所以會造成假像我的GPA似乎很高,感覺起來可能有個全班前1/3,只要沒有
同系同學跟我請同一間,名次不漂亮就不會穿幫。另一個GPA詭異的地方就是科科
至少要80分,80分跟99分在GPA算起來都是4分滿分。
[4]外國人在美國工作最大的困難就是簽證,公司要僱用外國人需要付一筆不小的數目
給美國政府,還要請律師辦一堆手續,所以不會輕易嘗試剛從外國學校畢業的外國人。
而在美國的學校碩士畢業後政府會給外國人一年的Optional Practical Training(OPT)
工作簽證, 等於讓公司可以先不用幫你辦理麻煩的手續來試用你一年,真的覺得你好
用再幫你辦簽證。
[5]印象中,我說印象中,實際上似乎高一點,美國電機碩士第一年的起薪是六萬二美
金一年吧,身為外國人,要比平均值低一點點,但是學校有名的話,又可以加一些,
所以不算分紅配股,大約至少兩百萬台幣現金起跳。臺灣碩士畢業第一年要能拿到一
百萬以上的現金很少見,有個六、七十萬就很不錯了,配股要綁時間,分紅要看景氣,
所以我說薪水可以差三到四倍,到了第二年可能差距就更大了。當然實際上聽到第一
年年新大概再六萬五到八萬之間。就算生活費高加上美國稅重,個人認為賺的還是比
台灣多,當然這是美國人的地盤,如果你想有更大的野心,我覺得錢賺夠了、東西學
到了,還是回到亞洲會比較有發展性。
[6]回頭的人很多,不差你一個,想要的話,就堅持這條路,不然就不要浪費時間,乖
乖拼推甄考研究所。電工系的學生不會沒有實力出國唸書,重點是的是勇氣跟對抗孤
獨的堅持。準備出國是很孤獨的,因為大家都在念電子學你要一個人唸GRE;因為推
甄都已經放榜了,你還在苦苦等候學校的admission, 而可能你會rejection收到手軟、
收到歇斯底里(我有連中六發的經驗)。收到admission的那一瞬間,是福是禍?反正
苦難正式開始,飛機著陸之後的那三個月,那將會是人生中最低潮最憂鬱的一段時期,
這點是我跟許多出國留學的戰友都大力點頭承認的。加油!
--
□ 本文章由 yohowo 從 cpe-24-59-112-67.twcny.res.rr.com 發表
作者: yohowo (大雪紛飛) 站內: yohowo
標題: Re: 半年的留學感想,請笑納--投稿電工42系刊
時間: 2006/03/05 Sun 15:18:27
※ 引述《Giovi (Strange Days)》之銘言:
> ※ 引述《yohowo (大雪紛飛)》之銘言:
> > [2]據說,只是據說,我申請的那一年是一個台大電機畢業的教授選台灣學生的,他對
> > 電工系評價蠻高的,迎新的時候也有跟我聊他認識系上的幾個教授。所以出身確實有
> > 影響,身為電工系的你我確實有優勢。
> 在我自己申請之後,我完全不這樣覺得。
> 優勢?出身學校當然絕對是有影響,不過要看你和怎樣的對象比較。
> 老實講,NTU EE在出國這方面和我們比較起來吃香太多了。
> 不過這也不代表NCTU EE畢業就申請不到好學校,畢竟除了學校以外還有很多條件。
> 但整體來講我會覺得NTU>NCTU是不爭的事實。
> 尤其一些熱門的學校,NTU EE的申請者搞不好比NCTU+NTHU EE還多。
> 還有已經在那些學校就讀的人數也是NTU>>NCTU。
> 因此想出國還是想辦法把自己條件搞好比較實際。
> NCTU EE光環在園區很好用,但要出國就不見得能夠罩的住。
> Just my 2 cents :)
學長ㄚ...
我講碩士班吧...
博士班就靠實力了..
還有..這是一篇鼓勵學弟妹出國的文章.
我覺的碩士的招生還是很看重學校..
因為大家大學畢業..
其實背景都差不多..
博士的話就不見得了
是看實力跟做的研究了..
學校影響因素相對小
NTU申請的人數比我們多很多
申請人的平均成績也比我們高..
所以我之前也比較過NTU能申請到比我們多的好學校是必然的事..
何況說實在..
我寫這篇文章的時候完全沒有要跟NTU EE比..
我是說申請的時候NCTU光環有用..
沒說根NTU比起來如何...
NTU EE的光環當然也是有用..甚至NTHU EE光環也有用..
其實根本沒什麼好比..
我不太覺得這三校有很大的互相排擠..
因為這三校每年申請的人數加起來也實在太少了
沒有啥競爭的感覺
不會向北京清華那樣..同學之間會有擠掉的現象..
所以啦..
不用去管NTU或是NTHU...
只要知道自己就夠了
--
□ 本文章由 yohowo 從 cpe-24-59-112-67.twcny.res.rr.com 發表
作者: yohowo (大雪紛飛) 站內: yohowo
標題: Re: 半年的留學感想,請笑納--投稿電工42系刊
時間: 2006/03/05 Sun 15:59:19
※ 引述《yohowo (大雪紛飛)》之銘言:
> ※ 引述《Giovi (Strange Days)》之銘言:
> > 是沒錯啦...不過我只是覺得有時候也該讓學弟妹知道現實面...
> > 人家NTU的BS強者就能夠申請到Top 10的Ph.D.了
> > 我們的強者幾乎都不出國的(但要申請絕對也不差)
> 重點就是強者不出國.
> 這是重點...
> 我是這個事實下的獲益者
> 但是我想這對交大或是台灣都不是件好事
> > 因此出國的群組相對照之下,不管質量方面都有明顯的分別。
> 台大電資院輸出優秀的人才真的比較多
> 交大只能輸出我這種貨色..
> 所以我都一直說我弱..說我強者同學們都不出國
> 不然會丟交大的臉..哈哈
> > 若有心要出國的話,建議還是BS就出去。
> > 就算申請不到理想的Ph.D.,先去唸個不太差的MS也可以。
> > 不管怎麼樣都絕對比在國內唸MS有利。
> 對..
> 雖然張懋中教授教授說成熟度有差...
> 但是因為承受度不足就出來受苦受難..
> 我想交大學生是有辦法克服而且在痛苦中成熟是更驚人的
> 反正蠻多人的說法真的是既然要出國念博士..
> 在國內唸碩士常常是浪費時間...
> 不過很多看這個版的人看到大概又說我偏激講話刺眼了...
> 我不念博士..只是道聽塗說
> 之前聽了一個學姊的話..
> 不過不是電機領域..大家聽聽就算
> 他跟一個在台灣剛申請上碩士的學妹說..
> 真的要出國唸博士就碩一這一年努力申請
> 申請到了的話碩二也不要讀了直接出來..
> 不然真的是浪費時間
說實在我相信我一直以來積極鼓吹出國的言論
對很多人來說會覺得我這個人自以為是講話刺眼
我很早就有這樣的自覺..但是我還是沒有收斂..
我甚至同意在國內唸書對個人發展或是金錢而言不會比出國唸書差到哪去..
但是..重點是知識份子以國家為己任的心態..
台灣不是先進國家..能賺錢..但不是個領導國家
台灣需要的是一流的人到月亮比較圓的國家辛苦帶東西回來
讓二流的人才固守台灣...因為他們的程度就夠了
會唸書的不是知識份子...
有以社會國家為己任的人才是知識份子....
出國唸書真的花錢又辛苦就不見得會比在國內唸書來的有投資報酬率..
但是台灣真的需要...因為台灣還是追隨者..隨時有被幹掉被邊緣化的風險
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
我以台灣一流人才自居..
我就必須要冒高風險抱著辛苦到異地吧東西帶回來...
能力越大..責任越大..就要過的越辛苦
不能因此而享用自己的天資
我認為交大電工的同學都是台灣一流的人才
大家都應該刻苦的到月亮比較圓的異地把東西帶回給台灣..
而不是算的很精..
台灣唸書便宜..台灣賺的錢夠多..
台灣的生活比較習慣..台灣的東西比較好吃..
然後結論是他媽的老子瘋了才出國唸書..
但是這樣自以為崇高的言論你要我怎麼說服大家..
所我只能努力的用別的講法推銷出國唸書
外國的月亮真的比較圓..
我待越久越無法否認..
但是台灣是自己的故鄉..
是有機會也值得被努力的..
我人生有很多宏願..
讓台灣成為第一就是其中之一
--
□ 本文章由 yohowo 從 cpe-24-59-112-67.twcny.res.rr.com 發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