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東西我也不知道寫給誰看的 囧
如果把玩團比喻成玩RPG遊戲
一個人練習是在修練體質 體質不好學不了高深的技能
練團是在集氣 需要持續不間斷的凝聚力量
表演就是真正發功了 瞬間釋放能量
而發功後的虛弱 就靠觀眾的反應來回饋
反應越正面 樂團回復的就越快

回首四年前小大一的日子
會熱衷熱音社 不外乎是想一圓高中沒組團的缺憾
那時跟asport一起上吉他教學 風雨無阻
隔年自己開教學倒沒遇到這麼認真的學弟XD
就為幾年來的感想心得 做個統整歸納


1.要玩的長久 玩的有效率
關鍵在團員 一定要先多認識朋友
我雖然怨嘆始終沒玩到哥德團
不過幸運地一路下來從日搖、金屬、不插電英搖
每個時期想練的曲風 都能找到合適的夥伴
多虧了在星聲社才能認識這些朋友

新團員有新火花 但歲月禁不起一再的磨合
想玩得長久 在練團之餘
"每個"團員間 還要有其他培養感情的機會
可能是一起工作同甘共苦或網路上一起瘋狂灌水
也可能是能放開心胸聊個天翻地覆的酒友
或者萍水相逢 卻志同道合的同道中人
尬團是多認識朋友的方法之一
但我總覺得尬團意同劈腿 太容易散

想玩的有效率 一定要先了解並認清自己的能力
凱特拉和唐哥都是很好的榜樣
這是玩團最重要也最基本的條件
若搞不清自己的能耐 或好高騖遠執意想挑戰名曲
很容易讓整團事倍功半

再來不論創作或copy團
藉著每次的溝通和過去培養的默契
團員之間 了解彼此的特質 並互相體諒
這逐漸形成的共識 呈現出來就是一個樂團的風格
所以別再逼自家的主唱飆高音、鼓手打快歌啦
我覺得EMF能速成絕非僥倖
跟凱特拉過去的練團、一起搭車跑台北、還有討論AIC作業XD
跟TB老大的交情就不用說了 再加上每次的討論
讓我們的練團除了密集 也很有效率


2.對表演的態度
表演在樂團活動中 有著相當重要的地位
我所謂的態度 具體一點講
像是多久要表演一次、要參與什麼性質的表演
曲序的安排、要平鋪直敘的一首接一首跑完
還是中間多安排些節目橋段
心態上 是為了表演而玩團還是為了玩團而表演
表演的內容要自嗨還是投台下觀眾所好
表演重心是放在音樂的呈現或舞台動作等等之類的
這些都沒有絕對的對錯
但正因為沒有對錯 衝突嫌隙常常由此產生
團員們最好要有共識

個人覺得現在的樂團 大多被表演機會牽著鼻子走
清況好一點的會提早計畫、提早準備
慘一點的團 看到什麼就報什麼
沒有充分準備就趕鴨子上架
搞到表演練團 傻傻分不清楚 觀眾看得也無奈
也許有表演壓力會練的比較認真、進步較快
但為了迫在眉睫的表演拼命趕工
往往失去練團的樂趣 也失去對歌曲完成度的堅持
本末倒置之下 拿不出應有的水準

其實近年來隨著樂團風氣盛行
玩團的人越來越多 年齡層也越來越廣
不管是單純的live表演
或結合觀光景點、或帶有比賽性質的表演都不少
根本不用擔心沒機會表演
然而每次表演 要在眾多樂團中脫穎而出
而讓人不僅止於聽過、認得
這才是現在樂團應該努力的方向

我自己的經驗是 表演會上癮
只想一場接著一場 很難把持的住
曾享受在台上綻放光芒、帶著大家一起嗨
那熱血沸騰的情境確實令人難忘
表演結束 閉眼回想時 有若吸毒般飄飄然的感覺
但張開眼所見一切歸於平淡 又是一陣悵然若失
兩相比較下會不禁懷疑 表演帶給我們的
究竟是台上那短暫的熱血 還是此刻的空虛?

不妨換個角度想 如果我們練琴練團
就為了台上那短暫的光芒 未免也太不值了
練團的過程不光是痛苦 更多的是樂趣
沒有必要把表演看得那麼那麼重要
等真正準備好了 再積極找機會
擺脫拼命接表演的泥沼 對樂團會更好


3.拋開強者心態
人與人之間 免不了會競爭、會崇拜強者
樂手和樂團也是 特別在copy團

但藝術價值是無法量化比較的
每個人心中的標準不同
提醒自己無須自悲 也不要恃強凌弱
這就考驗著個人的修為造化了

玩團與其與所謂的強者為伍
倒不如跟真正和得來的人一起 會更有樂趣


最後我提到比較多經營層面的觀點
音樂專業的部分當然也很重要
只是我身為吉他手
幾年下來對樂團表演是有份熱忱
但始終沒有長時間熱切上台的渴望
練琴又很需要樂團的氛圍
沒辦法像ado一樣 自己一個人有空就會彈彈琴
總自覺更勝任幕後或觀眾

看到很多人說玩團只想表演、只想玩音樂
不肯多花心力在樂團的其他事務上
但就像前面提到的
意見分歧時 如何尋求共識
拿捏堅持的尺度 正面的看待妥協
如何安排表演 把握每次機會
讓陌生的觀眾驚艷 也讓已經熟悉的朋友滿意
這些問題 樂團至少需要一個有概念的人來解決
玩團的同時培養這些能力 對自己的人生會很有幫助
感情好的團員 絕對也是人生路途上的好朋友啦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koyko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