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國小五年級開始接觸PC,每隔三五年總是會來個這麼一次;
記得高中第一次自己組,根本只看規格能湊得起來就好,
不像現在(尤其學過計組後)這麼講究。
因半導體製程趨近極限,這幾年PC的成長已不如從前,
從單純追求高時脈到現在著重多核心、低功耗,
對多數人只需要文書處理、網路溝通而言,
桌機已經從一台至少五六萬,變成一萬多就可入手,
自己好像也見證了時代的進步XD
有感今時不同價位等級間的效能差距,經過個幾年就會變得極其渺小,
挑市面上滿足自己需求中最低階的,用到整台報廢是較符合經濟效益的。
不過感想歸感想,加一點預算的敗家慾望總是難以抵抗....orz
其實我舊電腦效能還堪用,就1080P軟解和編曲掛多軌VST有點吃力,
會換主要是因為P-D噴火龍太熱,又想組台HTPC很久了;
剛好表弟考上研究所換筆電,舊桌機報廢丟給我處理,
測一測留了D燒、顯卡和m-atx的小機殼。
原本計畫我哥的K7桌機當我媽skype和我爸文書用,
我哥用新組的HTPC,我回學校拿他的筆電比較省事。
不過HTPC組起來CPU原廠風扇太吵,
考量我哥工作還有準備明年結婚筆電還是他留著用,
最後用我原本的機殼組了新桌機。
CPU (中央處理器):AMD Phenom II x2 545 ($2950)
MB (主機板):技嘉 MA785G-UD3H ($3190)
- Aug 07 Fri 2009 18:27
飛龍二新桌機&Win7初體驗